江苏高等教育网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Network

主办: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协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学会动态正文

“智启通识,AI育才——2025年人工智能通识课程跨校集体备课研讨会”成功举办

来源: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作者: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发布:2025-08-26 12:52分享:


  8月24日,由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主办,我校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承办,新境(南京)科技有限公司、南京中创书局有限公司协办的“智启通识,AI育才——2025年人工智能通识课程跨校集体备课研讨会”在我校知善楼402会议室圆满落幕。来自省内14所高校及行业企业的40余名人工智能通识课程负责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齐聚南信,围绕《人工智能通识》课,聚焦课程目标、学时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评价等关键环节,开展了系统、深入、务实的集体备课与教学研讨。

  学校高度重视此次会议。校长田敏代表全校师生致欢迎辞,指出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是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夯实拔尖创新人才“底座”的关键一环,强调学校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升级“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中心”,构建跨校、跨界、跨学科的“资源矩阵、教学场景、卓越师资”三大共同体,为江苏乃至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高职方案”。人工智能学院院长何淼教授随后作《教材建设与虚拟教研室运行机制》专题报告,系统阐释了人工智能通识课改革理念、配套教材及课程资源建设体系,并对本次集体备课的背景与意义进行了思考分享。

  会议采用“专家引领—模块精研—实战演练—集体共创”四环联动模式。张玲、芮剑文、杜璐三位骨干教师分别就“人工智能认知基础”“AIGC应用实践指南”“智能体应用开发基础”三大模块进行示范说课与案例剖析;参会教师分组完成智能翻译智能体、智能客服系统、跨平台内容生成等实境任务,现场研讨气氛热烈。下午的集中反馈环节共收集教学改进建议32条,达成后续共建共享共识8项,形成了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初步设想。

  在何淼院长主持的教学反馈与集体备课研讨环节中,参会教师展现出极高的参与热情与积极性。现场氛围热烈,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围绕教学实施中的难点问题踊跃提问,积极分享各自在课程设计、教学资源运用、学生引导等方面的经验与困惑。同时,大家还就后续教学资源的优化完善建言献策,并围绕后续集体备课的安排与内容进行充分协商,形成了多项富有建设性的共识,有效推动了跨校教学经验的融合与教学资源的集体共享。

  此次跨校集体备课研讨会的举办,标志着我校在人工智能通识教育领域引领的同时,持续关注校校协同、传带作用。为江苏省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师搭建了高效的交流协作桥梁,对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推动全省高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学校将持续完善“课程—教材—平台—师资—评价”一体化建设路径,为培养具有数字素养、AI思维和伦理意识的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贡献南信智慧与南信力量。


图/文 人工智能学院 梅晓兰 侯俊

审核/人工智能学院 何淼

联系地址:北京西路15号(210024) || 联系电话:025-83300736 || 苏ICP备14027130号-1
主办单位: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156号
Baidu
map